政策背景:
為推動河南省綠色制造體系的不斷完善,綠色制造水平的穩步提高,河南省及各地市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省工信廳組織開展2025年度河南省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申報工作。
本次國家級和省級綠色制造體系名單的申報推薦工作一體進行,包括2025年度省級綠色制造名單,即省級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和綠色設計產品;2025年度國家級綠色制造名單,即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企業或園區根據自身創建情況進行申報,可同時申報國家級和省級綠色制造名單。

企業申報綠色工廠的好處
綠色工廠分為國家級、省級和市級三個層次,國家級申報評選全流程是由工信部主管,由各級工信部門逐級上報,最終工信部進行評定。
一、國家級綠色工廠補貼
河南省級補貼:對獲得國務院或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國家級綠色工廠,河南省政府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
鄭州市級補貼:鄭州市對成功認定的國家級綠色工廠也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此外,駐馬店市、南陽市同樣對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的企業給予100萬元獎勵;而安陽市則對國家級綠色工廠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
二、省級綠色工廠補貼
河南省內各地市對獲得省級綠色工廠認定的企業也給予一定的獎勵,具體金額因地市而異,包括但不限于:
鄭州市:對成功認定的省級綠色工廠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
開封市:對被評為省級綠色(節能)工廠試點示范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
洛陽市:獲評省級綠色工廠的企業,市財政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
平頂山市:對獲得省級綠色工廠認定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
鶴壁市:對獲得省級綠色工廠稱號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
新鄉市:對成功認定的省級綠色工廠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
濮陽市:對新認定的省級綠色工廠給予50萬元獎勵。
許昌市:對新認定的省級綠色工廠給予50萬元獎勵。
商丘市:對新獲得省級的綠色工廠由受益財政一次性給予20萬元獎勵。
漯河市:對獲得省政府或省工信廳認定的省級綠色工廠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
三門峽市:對省認定為綠色工廠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
濟源市:對新認定為省級綠色工廠的企業給予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申報程序
(一)自愿申報
有申報意愿的企業或園區,對照《暫行辦法》明確的評價標準和要求開展評價,并編寫自評價報告(參照附件4、5),如果是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自評價并編制的報告,須在評價報告封面注明,如不注明,一經查實本次申報無效。自評價合格的企業或園區向所在地工信部門提交評價報告及相關佐證材料。
(二)各市推薦
設區市工信局對本轄區企業、園區提交的評價報告、佐證材料進行初審,主要審核評價報告內容是否齊全、評價結果是否有相應的證明材料,是否符合《暫行辦法》規定的基本要求(附件6);審核申報企業、園區(含園區內企業)近三年是否存在未正常經營生產(工商注銷、連續停產12個月以上、被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列入經營異常名單且未被移出等),是否發生安全(含網絡安全、數據安全)、質量、環境污染事故以及偷漏稅違法違規行為等不得申報情況。對符合要求的企業、園區,行文向省工信廳推薦,并同時在工信部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管理平臺(https://green.miit.gov.cn)報送相關材料。
建設能碳管理系統助力企業成為綠色工廠:
1、計量器具管理:對計量器具的基本信息一級校驗信息進行管理
2、能源的分類計量
能碳管理系統通過在耗能設備回路上安裝計量表計,分類收集企業各個環節的能耗效據,建立實時和歷史數據庫,實現對電能、水、壓縮空氣、天然氣、蒸汽等能耗情況的采集與歸類,也可以與其他系統,如企業現有的MES、SCADA、BAS、DCS、ERP等進行集成,可通過ODBC、XML、OPC、FTP、AP1、Web等多種方式實現能耗數據對接與共享。
3、建設能源管理中心
建設數據存儲管理中心。通過本地化部署,或建立集團“私有云”、租用“公有云”的方式,建設一套分布式、多冗余的數據存儲中心,基于“互聯網+大敵據"的有效利用,完成企業數據AI分析。
4、能效核算及對標
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分析,平臺可以評估工廠的能效水平,發現能源使用的不足之處,為工廠的能效改進提供指導;對能耗單元運行分析、統計分析、經濟分析、相關性分析、告警分析多個能耗單元對比分析
5、碳足跡核查及改善:
①碳盤查
內置24個行業核算與報告指南;
清晰展示碳排放總量和范圍一、二、三的碳排放;
展示企業碳排放邊界、排放源及排放因子種類、排放源計量;
展示溫室氣體排放量匯總、各個能源的活動水平和排放因子數據和來源;
可導出碳排放報告:支持wvord、pdf導出
②產品碳足跡
展示各個產品不同時間段的碳排放量以及每個產品各個階段的碳排放量;
展示企業各個階段的產品碳足跡,從而協助企業進行產品碳足跡認證工作
③碳分析
碳排放分析:展示碳排放強度、碳排放增長率、碳排放彈性系數等數據
碳排放預測:展示不同預測場景下碳排放情況
有條件的企業,可以搭建自己專屬的能源管理中心,進行私有化部署能碳管理系統。如果預算有限,可以采用類似于能碳管理云平臺的方案。數千元即可滿足用戶低成本的能源管理中心建設,進而幫助企業申報綠色工廠。